(綜合報導)
臺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團隊自2022年10月17日進行了全臺首例利用擴增實境(Augmented Reality, AR)眼鏡搭配術中導航技術的脊椎側彎矯正手術後,陸陸續續利用這樣方法與技術,持續幫助更多飽受脊椎側彎之苦的病人手術,目前已經累積有十五例成功的案例,達到領先全國的成績。中榮利用這樣的手術技術,能讓解剖構造,骨釘置入的角度位置,都能即時呈現在醫師眼前,能讓醫師在手術中避開危險區域,減低手術併發症,提昇手術的安全性。
![]() |
| ▲中榮陳楷元醫師以模擬示範使用AR擴增實境手術導航眼鏡替病人開刀。(記者/林秀貝 翻攝) |
臨床上,針對脊椎側彎的嚴重度還會以柯布氏式角度(Cobb Angle)來評估,超過10度才會被認定為是脊椎側彎,若是側彎角度大於40度時就應接受手術治療。
![]() |
| ▲擴增實境眼鏡輔搭配術中導航的脊椎側彎矯正手術,90度脊椎側彎矯正至小於20度角度。(記者/林秀貝 翻攝) |
![]() |
| ▲臺中榮民總醫院 楊孟寅主任與病患合影.(記者/林秀貝 翻攝) |
15歲的彥綺小時候因為發燒造成生長遲緩的問題,同時合併有脊椎側彎,背部疼痛的問題,脊椎側彎角度已經達到90度,心肺功能受到影響,以致於彥綺小朋友沒有辦法有效地加入群體活動,融入大家的生活,也因為心肺功能的限制,導致活動力下降,整體的發育也受到影響,再加上因為年紀較小且側彎角度大,脊椎能安全置入骨釘的位置非常小,但是經由臺中榮總神經外科的醫療團隊努力,利用擴增實境智慧手術眼鏡,並結合術中導航的技術,不但準確地置入骨釘並順利矯正至小於20度的角度,身高從145公分增加到155公分,手術後已近半年,小朋友的心肺功能大量增加,活動力也大大的提升,讓小朋友能夠在生長發育上面追上同齢人的速度。
![]() |
| ▲ 臺中榮民總醫院 傅雲慶 副院長(中間)、神經外科主任楊孟寅(右四)、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楷元 (左四) 、林瑞鴻 醫師(右三)與五位做完脊椎側彎手術後恢復良好的病患合影。(記者/林秀貝 翻攝) |
中榮神經外科用團隊力量與科技智能打造安全的手術環境與效果
在中榮醫院手術的脊椎側彎病人,除了手術前由麻醉醫師仔細的評估麻醉風險外,術中由團隊結合多位醫師共同手術,並有技術員負責導航儀器操作,放射技術員負責重組病人不同階段的影像作為評估與治療之用,手術後也會在病房與復健醫師團隊,針對病人術後行走與下背部肌肉,安排相關復健治療,臺中榮總神經外科組織院內的優秀人員,結合最先進的儀器設備,用團隊的力量與科技智能,用心為脊椎側彎病人打造一個最安全、最有效率的治療環境。
持續精進
不斷進步
從111年10月17日,臺中榮總率先使用此項新創技術治療第一個脊椎側彎病人以來,到今年113年,目前已經累積了十五例的病人,平均手術時間可減少約20%,失血量減少約23%,病人手術後恢復良好,手術後無併發症且門診追蹤時對手術的效果均十分滿意,證明這種利用擴增實境智慧眼鏡,結合術中導航的手術技術,不僅可縮短手術時間、降低手術併發症機會、增進手術的安全性,也提升病人手術後的舒適性、手術治療效果和滿意度。



%E3%80%81%E7%A5%9E%E7%B6%93%E5%A4%96%E7%A7%91%E4%B8%BB%E4%BB%BB%E6%A5%8A%E5%AD%9F%E5%AF%85(%E5%8F%B3%E5%9B%9B)%E3%80%81%E7%A5%9E%E7%B6%93%E9%86%AB%E5%AD%B8%E4%B8%AD%E5%BF%83%E7%A5%9E%E7%B6%93%E5%A4%96%E7%A7%91%E4%B8%BB%E6%B2%BB%E9%86%AB%E5%B8%AB%E9%99%B3%E6%A5%B7%E5%85%83%20(%E5%B7%A6%E5%9B%9B)%20%E3%80%81%E6%9E%97%E7%91%9E%E9%B4%BB%20%E9%86%AB%E5%B8%AB(%E5%8F%B3%E4%B8%89)%E8%88%87%E4%BA%94%E4%BD%8D%E5%81%9A%E5%AE%8C%E8%84%8A%E6%A4%8E%E5%81%B4%E5%BD%8E%E6%89%8B%E8%A1%93%E5%BE%8C%E6%81%A2%E5%BE%A9%E8%89%AF%E5%A5%BD%E7%9A%84%E7%97%85%E6%82%A3%E5%90%88%E5%BD%B1.jpg)